厚德随笔征文

发布时间:2021-10-12
厚德随笔征文

  厚德随笔征文【第一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托尔斯泰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可有谁敢否定《战争与和平》的伟大?

  毕加索生前贫困潦倒,无人看好,可有谁能否定他那一双隐藏着美与智慧的眼睛?

  李杜、苏辛都曾仕途坎坷,不被重用,可有谁敢否定他们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

  还有那些在各个领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现当代人民,没有奖杯,没有奖金,可有谁能否认他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呢?

  诺贝尔奖、奥斯卡奖、格莱梅奖,太多太多的奖项充斥着这个世界。可又有谁敢保证,没有获奖的人就是真的没有才能,而那些被桂冠掌声包围的赢家真的就是才华过人、身价万千。

  诚然,得奖是对一个人自身价值的肯定,获得荣誉也是对个人为社会做贡献的鼓励,这无可非议。但我们却不能忽视,那些在领奖台下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拥有比拿到奖杯的人更令人崇敬的品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真正的人才,不论得奖与否都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的人,才会有远大的理想;自强的人,才会朝着理想不断努力;自强的人,才会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挑战自我。只有这样,才会有人类技能的不断提高,才会有社会的不断进步。从这一点来看,那些所谓的“第四十一席者”与前“四十席者”一样的可敬!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同样出自于《周易》,但这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真正的人才除了具有专业技术的贡献外,还应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

  有的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站上了领奖台,得到世人的肯定;有的人,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血汗,可依然默默的尽着本职。但是,我们能说他们不优秀不杰出吗?不,决不是这样的!

  正相反: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辉下刻苦钻研,他们愿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用止水般的心去从事平凡而有伟大的事业。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幕后英雄,才有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才承载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切一切。在这一点上,“第四十一席者们”比前“四十席者”更可敬!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商业世界,又有多少奖是公平清白的呢?钱权交易、内定名额、商业炒作,这些名词早已不再陌生。而那些“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绯闻更是如浪花翻卷,一波波汹涌来袭。

  面对这一切,我倒真为那些榜上无名的实干家庆幸。因为老祖先教育我们的是“博学笃志”、“知行合一”。正是因为如此,孔子的言传身教赢得后人的尊崇,曹雪芹的历经坎坷留下世界文化瑰宝,鲁迅的弃医从文引导青年解放思想。这一切,都源于止于至善的实际行动!

  在华灯锦衣的光芒下,别忘了幕后的千万英雄;在繁华扰攘的尘世上,别忘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些,才是人生最大的奖赏!

  厚德随笔征文【第二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这句话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这看似平常的八个字,其间又蕴含了几多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但是,我相信,早在《周易》成书之前,人类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在神农栉风沐雨尝白草的艰辛中生根,在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抽穗,在人类那一次次的钻木中开花。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人,鼓舞了多少人,又成就了多少人?我相信: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会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为后人所推崇。

  太史公司马迁,在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后,隐忍含垢,发愤著书。“述往事,思来者”,耗时十余载,终于成就了“奔放而浩漫,停蓄而渊深,妍媚而蔚郁,感愤而伤激”的史记,为后世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倘若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岂能如此?

  近代中国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觉醒史和抗争史。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的绝境,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军民奋起反击,抵御外侮,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血洗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倘若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岂能如此?

  自强不息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的颜回留下的那句“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自强不息是焚膏继晷的昌黎先生留下的那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自强不息是不屈于蒋介石淫威,愤然离开黄埔军校的宣侠夫留下的那句“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

  生活中常常有人埋怨自己:“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然而“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难道他们真的是“运支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我看不尽然,他们只是没了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敢正视困难,接受挑战;不敢面对挫折,接受失败。殊不知“意志愈炼愈坚,信仰愈磨愈固”。这样的人恐怕也只能是庸庸碌碌之辈,让人空叹一声,“尔志不远矣”。多灾多难,千锤百炼;愈挫愈奋,愈挫愈强;生于忧患,多难兴邦。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古往今来,自强不息的人太多太多,他们是可敬可佩的。然而我不禁要问:“自强不息是形于外的,有没有什么是蕴于内的呢?”我想是有的,那便是蕴于心中的“厚德载物”的修养。

  古人云:“郁情于中,必发于外”。正因如此,人们非常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期达到“内圣”的境界。这也是所谓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从《尚书》中的“九德”到魏征奏章中所书“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从诸葛亮的那句“敬以修身,俭以养德”到光绪帝师翁同和的那句“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从孟子的“恭敬之心,礼之端也”到曾国藩家书“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身之道,以图无恭所生”,“厚德载物”始终是人们追求的至高修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者本就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正因有德,才有自强之气;而正因有那不息的自强之气,才愈能修性自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值得我们铭记心头。

  厚德随笔征文【第三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008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有句古话“过五关斩六将”,1月遭遇冰雪、3月闹“藏独”、5月有地震、8月开奥运、9月经历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事故的考验。

  正如很多人所言,08年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多事之秋。但多事之秋也罢,灾难重重也罢,中国人民却在这些灾难事故和挑战面前以一种新的姿态站了起来。我们开始团结起来,用自己的呼声和力量向世界展现了我们坚强自信、团结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

  这种精神是一种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内张力,在灾难面前,这种力量表现为强大的共融力。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汶川在哭泣,全国都在流泪。地震发生后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全方位部署安排抗震救灾。民众们时刻关注,从源源不断的捐款汇入灾区到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入川。无不在昭显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共融力。这种力量不仅表现为物质层面上的救助和支援,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在的感召力。这种力量时刻在告慰灾区人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让每一位受难群众感觉到灾难中他们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的心在一起,心心相印,手手相扣,并肩而行。我们原本自信而坚强,灾难使我们更加自信坚强;我们原本心心相印,灾难使我们的心贴得更近;我们原本亲如一家人,灾难使我们更亲密的联系在一起,我们万众一心,定能度过你那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厚德载物”所体现的外融力。这种外融力最直接最典型的就是奥运会上中国人民开放怀抱拥抱世界的热情和活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具有非常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力,同时还有着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从奥运会开幕式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论语》吟诵到刘欢和萨拉布莱曼的“我和你”的演唱;从150万奥运志愿者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服务到时刻散发着迷人微笑的奥运礼仪小姐;从传遍大街小巷的《北京欢迎你》到残奥会闭幕式上英国代表团打出的“谢谢你北京”的条幅,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的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从千年文化的积累,到百年梦想的期盼到七年历程的准备,最后表现为完美的举办。中国与奥林匹克结合的历史,正是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见证,也是中国博大、宽广的民族精神正式亮相世界的开端。

  当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精神缺乏刚性和力度。五千年来“尚礼”、“重教”的儒家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我们欢迎外来事物并且还会批判接受外来文化,但是我们却绝不允许外来势力的侵略和变相侵略。“小米加步枪”的抗战时代已经结束,新时期我们的爱国精神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们主张和平共处,但我们绝不放弃使用武力对抗外来侵略;我们主张和平崛起,但我们绝不允许外国强权随意践踏我们的人权,诋毁我们的政治和自由。

  当圣火在国外传递受阻时,亿万华夏人民齐声高呼,保护火炬,捍卫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尊严。从“家乐福事件”到千万华人、华侨在国外自发组织护卫圣火,爱我中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深眷恋。

  民族精神使我们更加团结友爱,民族精神促使我们与世界更加共融和共享,同时也使我们更加自立自强,永葆战斗力和活力。

  厚德随笔征文【第四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我们中华民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家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自强不息就是刚健的精神,厚德载物就是宽厚的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已深深的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的为国家效力、忠心耿耿的人:董存瑞、刘胡兰、范仲淹、屈原、岳飞……数千年来,有许多国家对我们的国土进行侵略,正因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坚贞不屈,中华民族最后才取得最后的胜利,许多爱国人士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他们的牺牲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与思想的家族,在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思想家中,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孔子学院”在去年时已经建立十周年。中国古代文学,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比如:诗、词、曲、散文……它们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还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从古至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思想家、诗人、作家,李白、屈原、杜甫的诗词流传千古,四大名著到至今依旧名气不减。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信息语言的符号。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古至今一直被传承,沿用至今。在很久以前,人们都用结绳、语言来记事。文字据传说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出的,他观察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造出了最初的文字。后来,就慢慢演变了现在广泛应用的汉字。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名明显的宽厚包容性,那种小肚鸡肠的人是从未成功过的。蔺相如宽容廉颇对他的不服,最后他们成了一对很好的朋友。谦逊礼让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又是中华民族的人生智慧。与人交往时对人谦虚有礼,做事时庄重用心。这些才是厚德载物的精神。

  厚德随笔征文【第五篇: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感】

  最近,我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自强不息,意思是说,个人、民族或国家如果想要强大自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应当增厚美德要做到像大地一样宽厚包容,无所不能承载。

  自强不息体现的是一种刚健、豪迈、不屈不挠的精神。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觉醒史和优秀儿女奋斗不息的抗争史。

  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从不低头,无数的前辈和仁人志士为了中国的命运不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奋勇抗争,探索前行,写着自强不息精神的壮丽篇章;甘肃人民为了战胜地震带给他们的灾难,强忍悲痛擦干泪水挺起坚实的脊梁克服种种困难,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为了维护钓鱼岛的主权,保护领土完整,科学工作者夜以继日研究,研发先进的武器,巩固我们的国防,人民解放军顽强训练,苦练杀敌本领,做好拒敌准备……

  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理念是我们的先人身体力行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出来的文化精髓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千百年来成为人们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方式。

  它包括宽厚包容,谦逊礼让,急公好义,守望相助等。我是一名小学生要以先贤仁人为榜样,学习孔融让梨的品德,司马光砸缸的精神,王羲之习字坚忍不拔的毅力……在生活中学会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礼”字当先以“理”服人。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维往开来的精神力量之源,不仅古代社会需要而且当代的今天仍然需要。

  虽然现在我们还很年轻,但是我们应该传承和赓续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理念。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奋力践行吧!

上一篇:赖床随笔

下一篇:放风筝心得随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