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家乡的元宵节800字5篇

发布时间:2021-08-07
2020我家乡的元宵节800字5篇

  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的烟花,它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壮观,那样的精致。就让在为人们献上一份厚礼一样。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家乡的元宵节800字,仅供参考。

  精选我家乡的元宵节800字 (一)

  我的家乡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落,家乡正月十王并不叫元宵节,而叫小年,意思是过了正月十五,年就过完了,十五是最后的狂欢,过了十五,就该下地干农活,紧张地春播春种了。正月十五是最大的祭礼祖先的日子,要比清明节更隆重。一直感觉,家乡正月十五小年要远比春节热闹。

  过小年是从黄昏开始的,家家户户都用面蒸好了灯碗,就是把面做成灯的形状,有时候还蒸成小鸡、小鸭、小狗的形状,在灯碗中间放入香油,插一根灯捻,点燃了。小鸡灯确定放在鸡窝上面,保佑小鸡平安多产蛋。鸡可是困难时期人们改善生活,换零钱最重要的家禽, 绝对不能怠慢。妈妈蒸的鸡灯确实是最漂亮的,一个大公鸡旁边两个小母鸡,后面还有几个小鸡蛋。鸭灯碗摆放在碗里,把碗摆在水缸的水面上,狗灯碗押运在大门口,任务当然是看家护院,其他很多重要的地方都要摆上灯碗,祈求吉祥,正月十五放灯碗成了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情。

  当妈妈把家里的灯碗摆好后,姨父、爸爸还有舅舅就带着孩子们上坟点灯了,家乡都是土葬,死去的亲人墓地都在一块,老人岁数大了就会设计好自己的埋葬地。我们在爷爷奶奶以及死去的亲人坟上挖个小坑,放上点燃的灯碗,舅舅和爸爸总会在爷爷奶奶的坟前跪上很大的一段时间,成家的哥哥们也会到爷爷奶奶的坟前单独为他们放灯碗。烧纸时就会点燃爆竹和烟花,好让地下的亲人不寂寞,感受到活着的亲人的思念。

  祖坟燃放烟花爆竹是最后的高潮,家乡位于一条江边,江水经常泛滥,家乡的先辈们搬到这里安定下来的时间并不长,所以,第一代人的后辈大多都出5代,所以无论张家或是李家祖,都清晰存在,祖坟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燃放烟花爆竹的规格就会特别高,一家祖坟的爆竹要连续燃放几个小时。每到此时,几个村子就会爆竹声连成一片,烟花把夜晚装点得五光十色,分外绚烂。此时,老人就会教导孩子们邻里为善,都是一个祖先,同一个根。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忘祖是对人最大的辱骂,而正月十五的小年祭祖活动,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认祖归宗的民族向心力的一种体现。你可以一无所有,但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亲人,就会得邻居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就是我家乡正月十五的小年夜。

  参考我家乡的元宵节800字 (二)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游行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吃完汤圆,我们又来到广场观看礼花。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经典的 我家乡的元宵节800字 (三)

  说到家乡,我不禁就想到了我的家乡,和家乡的元宵节。因为每一年,我们全家人都会回家乡欢度元宵节。

  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家乡虽然偏僻,但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几乎都回家,所以家乡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进家片刻后,我随妈妈去点香。我们要点的可不是普通的香,它有一根柱子那么粗大,一米多高,而且这一柱香非常精致漂亮,表面有一条张牙舞爪的龙盘着,那条龙栩栩如生,正要腾空而起,真是“神龙盘玉柱”。到了大宗祠,这里早已香烟袅袅,许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我们来到自己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见盘在香上的龙张着大嘴,好象要来一招“灵龙吐珠”,又像是对我们说:“主人,你们终于来了,我已经等很久了,快把我点上吧!”大伯和二伯合力将桶和香搬到一边。接着二伯拿出随身带着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后点着火。顿时,微小的火苗就迅速变大,变成一条火龙。很快油燃烧完,火灭了,“龙香”上不停地升起缕缕烟雾。

  点完香,我们又来到二伯家门口,吊上鞭炮,等待欢庆游行的队伍的到来。听二伯讲,村里有个习俗,就是每逢元宵佳节的时候,乡里都组织迎春游行,游行的队伍来到哪家门前,哪家就要放鞭炮。所以游行的队伍所过之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二伯正谈着,游行队伍已经来到门口,只见长长的游行队伍像一条长龙,东不见头,西不见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缓缓向前进。有的吹横笛,有的弹琴,有的打鼓,还有的扛锦标,锦标上写着“万事如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大字。我正看着,爸爸已经点响了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鞭炮声伴着欢庆队伍动听的笛声、琴声、鼓声,组成了一首欢庆元宵的歌。

  望着缓缓离去的游行队伍,我想:元宵的庆祝活动,不正象征着人民的日子蒸蒸日上,祖国繁荣昌盛吗?看到这样热闹非凡、欢声鼎沸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大喊:“我的家乡,我爱你!”

  这就是我的家乡,和让我印象深刻的元宵节。不管未来怎么发展变化,我相信家乡的元宵节都会记在我心里。

  模板我家乡的元宵节800字(四)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到了,在这期间可是看灯会的好时机呀。俗话说的好:“夜市千灯照碧云”,“火树银花不夜天”,始于汉魏、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的扬州灯会,自古就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扬州灯彩精致、灵巧、秀美、活泼,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所以,今天妈妈就带我到宋夹城来看灯会,我高兴的手舞足蹈。苏台灯会迎客时间定为6点,可是5点30左右,就有许多市民陆陆续续地站在了宋夹城西门口,都想一睹花灯的“芳容”。我在售票口看见,还有半小时才售票的售票窗口前站满了市民,他们都很自觉地排起长队,有的朋友之间谈笑风生,有的家人之间唠着家常,有的情侣之间打情骂俏。宋夹城,是一个灯的世界、欢乐的海洋。灯会陆地展区占地面积达400亩,主要分为三大主灯区,分别为台湾灯区、江苏扬州灯区和观众互动灯区。台湾灯区由龙灯、马灯、欢乐灯区以及“光环境”等组成,展现了台湾彩灯的高超技艺。扬州灯区由主灯兔灯、副主灯龙灯,以及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承制的灯组组成,共有大中型灯组20余组,灯笼、宫灯千余盏。灯组个个栩栩如生,

  东西向主灯区的北侧,“龙灯”和“马灯”进入主灯区后不久就能看到。今年的参展灯制作者是台湾最顶级的两位灯艺师陈金泉和林健儿,他们分别制作了四五层楼高的“龙灯”和“马灯”。这也是台湾参展的主灯,寓意“龙马精神”。其中,“龙灯”长8米、宽8米,高达14米,“马灯”长10米、宽4.5米,高达12米。台湾灯区现场还布置了多组体现台湾文化元素花灯,让观赏者能以充分的视觉体验,零距离感触宝岛风土人情。光晕笼罩下的宋夹城,南侧由3万青花瓷餐具扎出的“东方巨龙”成为一大奇景。这是江都制作的龙灯,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赏灯者,对这条龙的评价特别高。

  随着龙体蜿蜒的灯光带,将七彩灯光直泻在龙体上,经过青花瓷的折射,仿佛一条巨龙破云而出,周身数万片“鳞片”更是流光溢彩。光阴似剑,一会儿就到九点半了,灯会就要结束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宋夹城。

  优秀的 我家乡的元宵节800字(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过后,元宵节是最值得纪念的节日。

  ——题记

  人们在春节的爆竹声后,在走亲访友后,又各自忙活起来,因为要迎接又一个热闹的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这天,刚到傍晚,寂静的村子便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村民的心也随之沸腾起来。听到这盼望已久的声音,小孩子更是欢呼雀跃、心花怒放。

  农家院子平日里一般只有自家人进进出出,可现在不同了,左领右舍走家串户。制作精美的、多姿多彩的花船、花车、彩马停满了院子,人们观赏这五彩缤纷的艺术品,个个赞不绝口。

  随着夜幕的降临,花船和花车上的蜡烛由孩子们点亮了,漆黑的夜晚霎时变得油光溢彩。灯会开始了,又唱又跳的花旦们乘上了花船、花车,也有骑着彩马的,还有挑着花灯的,如冲锋号一样的声音一响起,花灯们便开始游行了,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村民们扶老携幼,跟随那人流前行着,拥挤着,欢腾着。村民们在这时都呈现出不同的面孔,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他们载歌载舞,尽显优美姿态,精彩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给家乡带来了美感和动感。

  闽剧一直是村民们引以为傲的一道大餐,家乡元宵节的闽剧并不是固定的一个点、并不是在一个狭小的舞台上,而是随着花灯每过一条街道,便停下来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表演一番。因而,我们称它为“流动的舞台”。我们总爱同舞台一起浪漫在花灯中。舞台上的红黑绿黄、闪躲腾挪,无不展示着家乡的底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从来没有刻意去学什么,大家都是跟着感觉走,可表演起来一点也不含糊。